标签:# 软件

无题

在昨天已经决心新年起所需少做与多做的诸事之后,由于原定承担笔记+微录+摘录任务的专注笔记+Migi笔记+Cubox中的重中之重专注笔记同步方面的不稳定性,以及始终对这种分散记录的状况感到不适应,还是决定再破例一次,在昨天一日之内完成了笔记类全部内容向OneNote的迁移和整理,这样,原有的笔记、微录、摘录均集中于一处,虽然受限于OneNote的访问速度,但其稳定性与整合度是前面的组合所不具备的,而且借助365家庭版的廉价订阅及OneDrive的海量同步空间,完全可以长期放心的使用下去,目前看来,这算是各方面平衡度最好的一种选择了。

告别2021

在即将告别2021年的最后几天里,我还是决定对电脑+手机中的各种笔记、摘抄、网盘、同步等之类的内容体系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,放弃了之前精心构建但较为繁复的所谓同步体系,改为较为简单易操作、易维护的实现方式,具体调整见《211231大调整备忘》。

适可而止

这几天,用微力同步构建了一个家中与单位多台电脑+移动设备之间的同步网络(笔记+同步盘+文件备份),并利用TSS新配置的“高配”台式机作为服务器,通过向日葵实现远程登陆与控制,通过Hexo+花生壳构建了小小的私人博客。到目前为止,这一通折腾即将告一段落,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,可以说,性价比较高的实现了个人数据的自由联通,时隔许久,再次满足了个人“页面”领域的DIY乐趣。

回归正途

最近一段时间,整天坐在电脑前面,忙于实施所谓的几项计划——将《奇遇之年》配套古典音乐完整实现本地化,其间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着实不少(但愿对于今后能有对应的价值);将个人笔记由wolai+flomo全面迁移至由坚果云构建的本地文件化体系中(实际前台APP为“易码”+Typora,阿里云盘笔记存储备忘类内容);将个人网盘数据由百度网盘迁移至阿里云盘(坚果云担任同步类任务)。到目前为止,已基本全部完成,其实,这已经达到了我目前精力和身体条件下最大负荷量了。

笔记迁至wolai

前日至今日,利用了三天中的闲余时间,将个人笔记及随感之类内容由为知迁至我来(wolai),算是笔记领域的又一次“善变”,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,主要还是对notion、wolai之类的模块化笔记的兴趣所致,这类笔记应用的灵活度与适用性实在是太高了,借助它们,可实现的想法可谓不可限量,而相比之下,为知这类更接近传统类型的笔记应用则略显呆板与局限,因此,我决定选择模块化笔记中的wolai作为笔记与写作未来的首选平台(之所以未选择更知名的notion,主要还是受限于其国外服务器的访问速度与稳定性,以及水土不服的全英文界面这两方面)。

无题

今晚,为了nn补照一张关于西炮台的照片,我们六人顺路到四线海边逗留了一会儿,虽然当时心中难免触景生情,但眼前黄昏之时海边晚霞映照下的瑰丽景致,还是深深的震撼了我,久已不擅随拍的手不禁拿出手机照了一通,算是给这独特的时刻留下了点滴存忆。

软件调整

这几天,一直忙碌于生活中的琐事,稍微空闲点的时间,也都用来调整网络同步/备份/笔记等方面的细节,简单来说,就是打算以坚果云兼顾同步网盘+笔记等多方面的功能,同时辅以阿里云盘、纯纯写作,力求摆脱百度网盘及印象笔记那繁琐的界面和功能。